主动与被动空气采样技术

主动与被动空气采样

前言:

      近年来,空气采样技术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被动采样器的演变。该技术于 1973 年由研究人员 Palmes 和 Gunnison 首次引入健康和安全行业。随着该技术的应用多年来不断发展和变化,市场上可用的被动采样器的数量和类型也不断增加。被动采样器现在是空气采样设备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

     主动采样涉及使用空气采样泵主动将空气抽过过滤器等收集装置。然而,被动采样不需要泵主动移动空气。空气中的气体和蒸汽通过物理过程收集,例如通过静态空气层扩散或通过膜渗透。卫生和安全专业人使用的大多数被动采样器都采用扩散原理;因此,它们被称为扩散采样器。


image.png

主动和被动系统各有优势,例如尺寸和重量,从而为工人带来便利并降低初始成本。然而,影响可靠性的两个主要因素(稍后讨论)非常重要。

image.png


       总体而言,主动采样与风速基本无关;然而,扩散采样器在空气流动最小或极端的大风条件下根本无法正常工作。大多数气体和蒸汽的主动采样是在具有备用部分的吸附剂管上进行的;这使得能够根据某些定义的指导方针进行质量和可靠性检查,并实现非常可靠的量化。大多数扩散采样器没有并且无法做到这一点。


扩散采样器的工作原理

       扩散采样器的工作原理是污染物分子沿浓度梯度移动。简单来说,空气中的污染物从工作场所环境中浓度较高的区域扩散到收集装置中浓度较低(或为零)的区域。Fick菲克是一位先驱研究人员,他因定义化学物质扩散的速率而受到赞誉。Fick菲克第一扩散定律由以下公式表示:

Q = D (A/L) C T

其中:

Q=收集量 (ng)

D=扩散系数(cm2/min)

A=扩散路径的横截面积 (cm2)

L=扩散路径长度 (cm)

C=空气浓度 (mg/m3)

T=采样时间 (min)

请注意:扩散系数 (D) 特定于所采样的污染物。每种污染物都有自己的扩散系数,由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决定。参数 (A/L) 特定于采样设备,并由采样器的几何形状决定。D X (A/L) 的乘积是扩散采样器对特定化合物的理论采样或吸收率。


      近年来,已有许多举措在测试实验室中通过实验验证采样或吸收率,并验证采样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这可以更可靠地评估采样设备的整体准确性和精确度。具有记录验证研究的采样器应用于合规或合法应用。

image.png

                                                 被动采样器示意图


被动(扩散)采样器的类型

       目前市场上有两大类被动采样器,它们采用扩散原理:(a) 需要实验室分析的采样器和 (b) 直读设备。直读被动采样器通常基于比色技术。色带的长度或颜色变化的强度可在刻度上读取或与图表进行比较,以确定浓度水平。

       被动式比色管是直读式被动采样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管子只需插入支架并夹在工人的翻领上即可。目标化合物扩散到管子的开口端,与试剂结合并产生颜色变化,该变化以百万分之一小时 (ppm-hrs) 为单位从管刻度上读取。用户只需将读数除以采样的小时数即可确定 ppm 暴露量。

810-XXX.jpg


气体颜色检测管


       需要实验室分析的被动采样器通常使用固体吸附材料或经过化学处理的纸来收集空气中的污染物。经验证后,这些方法可以与主动采样方法一样可靠。

如今,含有固体吸附剂的被动采样器被广泛用于工作场所采样。最流行的采样器含有木炭吸附剂,用于收集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机蒸气。采样后,分析实验室可以去除固体吸附剂,提取收集的污染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目前正在研究使用含有固体吸附剂的被动采样器在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空气研究中进行低浓度测定。对于这些应用,采样和分析方法必须允许测量十亿分之一以下 (sub-ppb) 的水平。

image.png

源自SKC575-001被动采样器


       在被动采样器中,使用经过化学处理的滤纸是一种日益流行的趋势。在这些采样器中,滤纸只是作为化学试剂的基质。目标化合物扩散到经过处理的滤纸上,与化学试剂结合,产生稳定的化合物以供后续分析。基于此操作原理的被动采样器通常用于未处理吸附剂无法有效捕获的化学物质。例如,2004 年 ISO 16000-4 标准规定了一种被动采样器,它包含用 2,4-二硝基苯肼 (2,4-DNPH) 处理的过滤材料,用于收集甲醛蒸气。

image.png

图示:SKC 甲醛被动采样器


热解吸被动采样器


        热解吸的工作原理是将吸附剂置于高温下,从而将污染物从吸附剂上分离出来。由于污染物不会被解吸溶剂稀释,因此可以将收集到的全部污染物直接引入分析仪器(而不是溶液的一小部分)。

因此,热解吸可用于测量非常低的空气浓度,通常为十亿分之一以下。事实上,EPA 方法TO-17中规定热解吸用于测量用吸附管收集的室内和环境空气中的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目前,大多数已发表的热解吸方法都是针对用吸附管采集的样品。毫无疑问,未来在使用扩散吸附采样器采集样品后,热解吸技术的应用将会增加。

image.png

注:扩散式热解析采样器采样后样品倒入管中进行热解析。


     SKC推出新款Ultra徽章采样器现在提供被动采样器的便利性和热解吸灵敏度。它旨在随时间对ppb和ppt级VOC进行有人值守或无人值守的短期和长期采样。该产品非常适合蒸汽入侵研究,其中埋藏的废物中的挥发性化学物质会散发蒸汽,这些蒸汽可能会通过地下迁移到上层建筑物的空气空间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室内化学浓度”很低,但可能需要进行测量。


被动采样器的可靠性

        被动采样器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选择,对于佩戴者来说是一种不显眼的设备。然而,在选择被动采样器用于合规或法律应用时应谨慎行事。被动采样器的性能会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停滞的空气(即表面速度小于22 ml/min)会显著降低被动采样器的采样率。或者,高空气速度可能会干扰不包含风障的采样器的正常扩散。目标化合物或干扰化合物的浓度非常高和/或高湿度也可能限制采样器吸附或保留污染物以供后续分析的能力。逆扩散也可能是一个因素,一些化学物质会扩散到吸附剂上,但不能充分保留。这在瞬时峰值暴露区域可能是一个问题。

      使用被动采样器时,采样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用户应严格遵循供应商对最小和最大采样时间的建议。这些指导原则将有助于确保采样时间足以收集足够的污染物以供实验室检测,而不会使采样器过载。

      被动采样器经过制造商、OSHA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或外部实验室的测试和评估,并按照操作指南使用,是一种可靠的采样工具。这些设备的整体采样和分析误差与主动采样方法相当。


应用场景:

• MDHS 88 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工作场所健康与安全计划中的被动采样器

• 8-hr TWA 暴露

被动采样器已针对指定化合物进行了验证,是一种可靠、经济高效且简单的评估 8 小时暴露水平的方法。它们省去了泵和相关配件的费用以及培训、校准和维护的时间。

• 短期暴露

OSHA认证的被动采样方法通常规定最短采样时间为 5分钟。这允许使用被动采样器来评估指定化合物的短期暴露限值 (STELs)。

• IAQ室内空气质量

一些被动采样器经过评估,发现可用于室内空气采样。由于该环境中的污染物水平较低,最短采样时间为24小时。如果采样器悬挂在某个区域,用户应确保有足够的空气流动,以避免采样器缺气(如上所述)。


被动采样器值得考虑。


参考方法:

EN 4821 1994:工作场所大气-化学剂测量程序执行的一般要求。

EN 838:工作场所大气 - 用于测定气体和蒸汽的扩散采样器 - 要求和测试方法。

EN 1232:工作场所大气 - 化学剂个人采样泵 - 要求和测试方法。

EN 1076:工作场所大气 – 用于测定气体和蒸汽的泵吸吸附管 – 要求和测试方法。

MDHS 88: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EN 16000-4:室内空气-第 4 部分-甲醛测定-扩散采样法。

EN 13528 – 1/2:环境空气质量 – 用于测定气体和蒸汽浓度的扩散采样器。

BS ISO 16107:工作场所气体——评估扩散采样器性能的协议。


image.png
*应聘发邮箱至:jclin@zhaoxitec.com
揭开大气中三氧化硫的化学之谜


       

       坦佩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三氧化硫可以通过与有机酸和无机酸相互作用,在大气中形成除硫酸以外的其他产物。这些以前未表征的酸性硫酸酐产物几乎肯定是大气新颗粒形成的关键因素,也是将羧酸有效掺入大气纳米颗粒的一种方式。更好地预测气溶胶的形成有助于遏制空气污染并减少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

      虽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在任何合理的湿度下,气态 SO 3的唯一命运就是迅速转化为硫酸,但最近有研究表明,在城市污染条件下, SO 3会大量积累( Yao 等人) ,这表明我们对其形成和损失过程的理解存在差距。坦佩雷大学气溶胶物理学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现已证明,SO 3与大气中一些最普遍存在的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迅速产生酸性硫酸酐分子,这些分子具有非常高效地形成新粒子并因此影响气候动态的所有特征。
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结合了实验室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在环境压力和温度相关条件下研究了 SO 3与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反应产物。现场测量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反应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相关性,包括城市地区、海洋和极地地区以及火山羽流。
       坦佩雷大学的 Avinash Kumar 博士表示:“所研究的酸可以作为大气中气态 SO 3 的有效吸收剂,影响硫酸浓度和气溶胶特性。这些结果通过确定颗粒形成的新途径和羧酸的传输机制,极大地挑战了人们对大气化学的理解。 ”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了有机硫化合物的直接气相途径,这与大气气溶胶中的硫含量有关,而大气气溶胶中的硫含量通常被认为仅源自多相反应。
坦佩雷大学的Siddharth Iyer博士补充道:“这些反应的重要性意味着,将它们纳入其中,当前大气化学模型的可靠性将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对于理解高硫地区的气溶胶形成。”更好地预测气溶胶的形成可以带来更好的空气污染管理策略并减轻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该研究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高级科学调查委员会和塞浦路斯尼科西亚塞浦路斯研究所等外部合作伙伴合作开展。

研究文章“在环境条件下SO 3与酸的气相反应中直接测量共价键合硫酸酐”于 2024 年 5 月 21 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应聘发邮箱至:jclin@zhaoxitec.com
什么是气溶胶?--气溶胶的术语
我们所谈的气溶胶一般是指生物气溶胶、云、粉尘、雾或霭、烟尘、霾、纳米粒子、粒子、粒子妆物质、烟雾、烟、飞沫。
*应聘发邮箱至:jclin@zhaoxitec.com
微环境中空气中的微塑料颗粒(MPs)采样与测量解决方案

1、简介:

        长度<5毫米的异质塑料颗粒被称为微塑料(MPs),被认为是对人类健康可能具有潜在风险的新兴污染物。MPs分为两类主要类别:在<5mm的尺寸范围内直接排放的塑料颗粒,称为“初级微塑料”,以及经历风化并分解成称为“次级微塑料”的较小碎片的塑料垃圾。除了已经证明海洋环境、淡水系统和陆地环境中微塑料的存在。最近,还被发现室内空气及室外的环境中存在MPs。因此,足够小的MPs会被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导致肺沉积,此外,MPs可以作为环境中有毒微量元素的载体,例如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癌症发生。


2、来源:

(1)、 室外环境:包括轮胎橡胶、沥青和道路标记(例如油漆)的磨损,个人佩戴的PPE防护装置,纺织厂,工程塑料颗粒,3D打印,垃圾填埋场和重悬浮的城市灰尘等。
(2)、室内环境:室内空气中MPs的主要来源被认为是合成纺织品,因为在穿着,清洁和干燥过程中,小纤维很容易从衣服和其他纤维产品上撕裂。(聚苯乙烯 (PS)、聚乙烯 (PE)、聚酯 (PES)、聚丙 (PP) 和聚酰胺 (PA) 似乎是最丰富的聚合物)
3、采样Sampling:

(1)采样设备:SKC Leland Legacy(5-15L)采样泵,滤盒25mm、石英微纤维/尼龙网滤膜25mm。

(2)采样位置与时间:70-100mm离地高度(依据采样位置不同);1.5-3小时的采样时间。

4、样品处理:

(1)采样完成之后,使用不锈钢镊子小心地移走滤膜,并将其转移到预先清洁的圆形玻璃培养皿中,将其封闭保存并用铝箔覆盖直至分析。为了消除粘附在所用材料(例如培养皿、镊子、过滤器支架)上的可能微塑料,所有材料事先用乙醇混合物 冲洗一式三次。

(2)与NAI饱和溶液混合之后分离

等等·····需要进一步更多的探索。

5、分析处理:

(1)视觉观察:使用荧光/体视显微镜观察MPs的物理参数

(2)使用配备碲化镉汞(MCT)检测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来确定颗粒和纤维的化学成分,使用光谱范围设定为 800 至 4000 cm−1。由于尼龙网滤膜具有高红外信号,因此无法在滤膜直接分析,需要借助超高精度材料(镊子、冲头和针)有助于从原始过滤器中去除纤维和碎片,并将它们移到可进行分析的CaF2氟化钙分析支撑板上进行分析。从滤膜中去除MPs是一个耗时且费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丢失颗粒。因此这是这个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3)拉曼光谱检测方法,此方法检测限比傅里叶红外要低一些,但是样本处理过程中总有一些损失。

6、所使用的设备图片如下:

*应聘发邮箱至:jclin@zhaoxitec.com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在线客服